首页 > 校务公开 > 正文
望新小学学生作业管理工作方案(2021)
来源:wxxxcg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1日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和《上海市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措施》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作业管理,提升学校作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学校特制定2021学年学生作业管理工作方案。

二、组织管理

成立学生作业管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组长:徐凤娟

副组长:张黎莉、陆慧

组员:周立英、周家元、张飞燕、施福建、朱耀华、孙国庆、王后、郭灿明、陈维律、戴骏翼、刘银、全体班主任及语数英任课教师

三、具体措施

1.完善管理制度。学校教导处制定作业管理工作方案,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及教师工作要求,加强对语数英各学科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辅导等全过程管理和跟踪,加强作业与备课、上课、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系统设计。

2.规范作业来源。各备课组围绕作业选用与设计等主题开展校本研修,不断加强校本作业资源建设,用足用好配套教材练习册和校本作业。明确语数英学科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3.科学设计作业。作业设计应基于课程标准及其他相关课程指导意见,围绕作业的目标、内容、难度、类型、数量等关键要素,通过选编、改编、自主创编等方式,科学设计符合育人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合学生实际的作业,凸显德育实效、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按照要求完成作业的习惯,严禁互相抄袭,书写必须规范。利用信息化等手段不断提升各类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合理布置作业。教师要提前试做拟布置的作业,原则上要随堂布置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布置作业时要向学生明确作业要求及评价方式,提升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布置寒暑假“运动处方”,应在开学两周内组织相应体能监测并将结果纳入体育日常成绩。

5.统筹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但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口头作业,并做好网上作业公示。三至五年级三科家庭作业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60分钟,周三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提倡布置个性化的作业(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和丰富想象力的创作类作业;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探究性作业;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分层作业)。以年级组等为单位统筹各学科日常及假期基础性作业和弹性作业总量,有序安排实践性作业、跨学科作业。

6.建立公示制度。每天分年级分班级在家长钉钉群内公示班级作业内容构成和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长,严控书面作业时长不超过60分钟。

7.有效评改反馈。教师应按时回收、批改准确、全面分析、及时反馈。不断提升集体讲评、个别面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习题的独特见解,特殊解法及出错的典型题目,出错原因的分析和纠正错误的方法等都要及时反馈。作业批改符号要统一规范,多鼓励性评语。批改点评具有示范性,注意格式规范,日期准确。不使用侮辱、嘲讽言词或符号批改、反馈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            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8.正确引导家长。通过家长学校、家委会、微信、钉钉平台等多种渠道引导家长形成科学育儿观与成才观,着力关注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掌握培养孩子良好作业习惯的方法。指导家长根据孩子个性特长、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进行学业和生涯规划,学会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避免造成孩子过重的校外学习负担,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全学段严格落实20:30后学生作业、学习不接触电子屏幕。

9、探索调整机制。鼓励教师建立作业动态调整,引导家长督促学生按时就寝、不熬夜,对超过21:20仍未能完成的作业,允许学生第二天补交。任课教师要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及时分析,对长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必要时可以调整作业的内容和作业量,避免学生回家后因作业时间过长而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四、强化管理

1、建立考核。学校教导处加强对备课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在作业设计、作业公示、作业批改和作业辅导等方面的日常检查,监督,将作业管理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为学校作业管理营造良好环境。

2、加强监督。学校定期开展学生访谈、家长问卷工作,及时了解教师作业布置时长、作业公示等情况。

3、问责追究。对于严重违反学校作业管理规定、造成重大社会不良影响的事件,学校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教学责任。


2021年5月